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文档 > 教学心得

儿歌教学心得

时间:2024-01-04 17:06:01
儿歌教学心得

儿歌教学心得

儿歌教学心得1

《采蘑菇》这首儿歌生动形象,富有童趣,读起来琅琅上口。在教学中发现如预期的,学生很喜欢这首儿歌。但在课文的理解中,对“绕过和穿过”学生容易产生混淆,在教学时,我通过设计:小兔是怎样去采蘑菇的?经过了那些地方?然后通过出示词语,画简笔画来再现小兔所经过的环境,再让学生指着图画说说小兔从哪里怎么来到蘑菇地里?原本枯燥的文字内容变成了直观、鲜活的路线图。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思维踊跃地想上黑板画画小兔的走路示意图,巧妙地帮助学生区别了“绕过和穿过” 而且儿歌的内容也能马上背出来了。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。

这时,我为了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,出示“小朋友上学”的画面,编一首的儿歌。因为学生理解了“绕过”、“穿过”的意思,而且有实际的生活经验,学生的思维一下子集中起来,思维非常活跃,一个个抢着发言。有的说:我来跑步,穿过马路,绕过操场,走进教室。还有的说:我来上学,绕过菜场,穿过马路,来到学校。为了对这些生成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利用,我把一些编得好的儿歌写在黑板上,并进行了及时的表扬,让小朋友们一起读,小朋友们看着自己的.儿歌被老师表扬,而且让大家学习,读起来也特别认真,识字的面也就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宽。

儿歌教学心得2

儿歌以其通俗易懂 、琅琅上口 、易读易背 、富有情趣被学生所喜闻乐见。儿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,利用这种因素教育学生,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自从事低年级教学以来,我指导学生学儿歌 ……此处隐藏1004个字……游戏的时间就开始了,在起初的一周里,虽然准备好了几个简单的游戏,但开展起来并不顺利。

我第一次组织的游戏是“学学小动物”,目标是引导幼儿学一学几个常见小动物的动作。游戏中我多用提问来引导幼儿“你喜欢什么小动物?我们来学一学。”“**怎么走路的?”往往幼儿对我的提问没有太大的反映,游戏的投入程度也不高,游戏时间长了,很容易走神。如何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引导,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阵子,有一次,一节孙老师的游戏课给了我启发。

孙老师上的游戏课也是“学学小动物”,游戏前的热身是“一个跟着一个走”,孙老师一边指导幼儿在圆圈上一个跟着一个走,一边念“小火车”儿歌,让幼儿开小火车,学一学火车的声音。就这样幼儿的兴趣一下了被吸引了过来,积极地参与游戏。在游戏的过程中,孙老师用儿歌“变一变”贯穿其中。“变一变,变一变,变成小兔,跳跳;变一变,变一变,变成小猫,喵喵……”儿歌内容简单,幼儿很快就能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,每念一次儿歌,幼儿总是很期待下一个变出的小动物是谁,也能对老师说出的动物名称及时反映,做出相应的模仿动作。这样一个活动下,引用了两个简单的儿歌做链接,让幼儿兴趣盎然,游戏也井然有序。在课后孙老师也提示我,在小班的游戏中儿歌是不可或缺的,有时可以自编简单的儿歌,让幼儿动动嘴吧,动动身体,这样游戏就会变得有节奏感,更能抓住幼儿的兴趣。

在以后的体育游戏中,我注意到为游戏自编儿歌,比如上周学过的儿歌“动一动”,我将其改编成律动,引导幼儿一边跟着做动作,一边念儿歌,在幼儿比较熟悉动作后,我又请个别幼儿来当“大象老师”、“蝴蝶老师”、“蚂蚁老师”,带领幼儿用不同的动作和节奏来做律动。整个游戏中,幼儿积极投入进来,十分乐意充当动物老师和老师一起表演。

《儿歌教学心得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